English

初识“温饱型”

1998-03-0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白青峰 等

安家庄地处甘肃中东部,距兰州市百余公里,共有96户人家,509口人。以种植业为主,此外还栽植苹果,种些西瓜。村里人均1亩多耕地,早些年全是旱地,如今成为保灌的水田,粮食产量有了很大提高。村民多余的粮食都愿意储藏起来,粮价不理想时就更不愿卖粮。村里历来无经商习惯,赚钱门路窄,除了种地就是外出打工。村上也没有任何集体经济。

安家庄村民主要的自产自销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在吃和穿上的现金支出非常有限。最大的支出项目有三个:一是盖房,哪怕东凑西借拉亏空也得修出个样子,少的一次花个七八千,多的一二万;二是教育,望子成龙心切。不少农民贷款、借钱也要供子女念书;再就是水费,一立方水现今2毛多,尽管国家仍在补贴,农民还是觉得贵。村民的住房非常宽敞,人均23.7平方米。村里绝大多数农户都有多间砖瓦结构或泥木结构的平房,有些装饰得相当漂亮,地板砖铺地,石膏吊顶,还有两三家盖起了二层小楼。安家庄村民的院子也很大,但搞庭院经济的却难得一见。

村里的“首富”安玉堂,他的大儿子长年开一辆大卡车跑运输,其他人种地,去年收入3万多元。村里电话的拥有者叫安明川,凭做生意赚钱,去年收入1万多,家有彩电、洗衣机和摩托车。村里仅有的2台冰箱的主人分别是安清钧和宋之霞,前者做生意,后者靠做工和卖农产品持家。家道不景气的是27岁的马雄祖和他的4口之家,去年现金收入只有500元;另一户是33岁的安保民和他的5口之家。据村干部讲,这两户除了孩子尚幼等因素外,关键是思想不解放,脑筋不灵活。

安家庄农民这些年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只是个“温饱型”村庄。这个村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结构也不尽合理,养殖业也无任何规模。农户的消费观念普遍滞后,“小富即安”、“温饱即安”的心态仍然存在。致富的征途还很长。

(《经济日报》98.3.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